資料載入中
故事封面
台灣土石流防災工程的教科書-豐丘土石流治理工程
2023/12/07
1996年賀伯颱風引發之土石流重創新中橫沿線山區,水保局第三工程所於災後著手規劃一系列的土石流治理工程,其中以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土石流潛勢溪流(投縣DF190)最具代表性,完工後20多年來一次又一次保護居民的安全。本期老照片說故事,讓我們來回顧這段歷史。圖1~圖3為1996年賀伯颱風期間豐丘村受災狀況。豐丘坑上游崩塌約20公頃並引發土石流造成2人死亡,房屋倒塌10間、果園淤埋20餘公頃,台21線新中橫公路被土石埋沒長達約500公尺。
故事封面
「土石流」一詞何時開始廣為人知-1996年重創新中橫的賀伯颱風
2023/10/12
1996年7月31日至8月1日賀伯颱風來襲,七級暴風半徑高達350公里,暴風範圍籠罩全台,當颱風穿越台灣中部時,由於行進速度緩慢,長時間帶來大量豪雨,造成各地嚴重災情。阿里山測站於7月31日單日降水累計雨量達1094.5毫米,二日雨量達1994毫米,均創歷史紀錄。
以受災嚴重的南投縣為例,水里鄉(照片1~3)、信義鄉(照片4~7)、鹿谷鄉(照片8~9)爆發嚴重土石流,多人慘遭活埋。全台電力、電信受損嚴重,並造成51人死亡,22人失蹤,房屋全倒503間,半倒880間。其中,信義鄉神木村爆發的大規模土石流(照片10),恰巧被村民以V8攝影機拍下,並在台視新聞播出後震驚全台,至此,土石流一詞開始廣為人知,甚至後來幾乎變成坡地災害的代名詞。
故事封面
30年見證滄海桑田-消失的新好茶村
2023/06/15
雲豹的故鄉? 魯凱族的石板屋? 第一個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的原住民地區? 還是命運多舛的原住民災區?
這些當然都是。不過,今天我們打算用一些歷史影像來呈現一個30年見證滄海桑田的悲傷故事。1979年,政府為發展部落經濟,將當時無水電基礎設施的舊好茶,遷建至隘寮南溪北側的河階地(圖1),在當時更被稱為全國第一「山地模範村」。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