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載入中

收納回憶&照片管理

82854 典藏總量

照片定位任務 - 野柳地質公園 照片定位操作教學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拱狀石,中央部分因受到海水侵蝕作用而形成空洞,呈現中央有空洞的特殊小地景。拱狀石數量稀少,即使在野柳園區內亦是非常珍貴少見。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橫跨於海蝕溝上橋二側的水泥護欄,長期受侵蝕作用下,使原本外型完整的護欄變成如今所見殘破的外型。由護欄原來的完整樣貌的體積及施工年代,配合現今外型的量測,可得知野柳地區的風化侵蝕作用的速率,每年大約有1_2公釐。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照片中的地球石,因風及海水外營力的作用而出露,形成野柳一景。當周圍的岩層被侵蝕掉後球狀體會慢慢失去支撐而掉落,如照片中的凹陷處。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蜂窩岩、風化窗等小地形,是由風化作用形成的四周突起、中間陷落的地景,在野柳內隨處可見到這樣奇特的地景。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表面崎嶇粗糙,且有節理縱橫切割,外觀形似老薑,其間岩石因脫離海水解壓而形成節理,稱為「薑石」。野柳地區的薑石成層狀分佈,從海岬的東北端至西南端皆有分佈,在蕈狀岩與燭台石附近的分佈數量較多。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遠眺野柳第一區的景觀。可見上有大小的蕈狀岩、薑石錯落於其上,此區亦是野柳區內最多遊客參觀的地區之一。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野柳所見的海蝕溝,多是由於節理所形成的。因海水等侵蝕營力容易沿著節理面進行侵蝕,而使得節理持續擴大,且因為節理下方較接近海水面,海水的作用力慢慢侵蝕形成寬廣的裂縫。
個人大頭照 台灣地景保育網
歷史影像
2005 / 重要地景
提供者:台灣地景保育網
野柳的岩石受到海水的侵蝕,形成許多凹陷的洞穴。在周圍還可以看到因蒸發而形成鹽的結晶,以及氧化鐵附著於岩石之形貌。
Back To Top